幫害羞的孩子打開世界
很多三四歲的孩子在家里侃侃而談,充滿自信,可是一走出家門,就羞于啟齒,必須和父母寸步不離。這是為什么?父母又該怎樣幫助這樣的孩子呢?
4歲的妮妮在外人面前是很害羞的孩子。她的媽媽對女兒家里家外的不同表現(xiàn)也是不知所措:“我女兒在家的時候是一個愛說、愛唱的孩子,話特別多,可是一到幼兒園,或者參加聚會的時候,她就變得特別害羞了。”
害羞的個性是天生的。
長期致力于4到11歲孩子性格問題研究的專家們認為,大多數(shù)害羞孩子的個性是天生的,對新事物和新環(huán)境過于敏感是遺傳因子造成的,這種個性在他們的行為和心理方面都能顯現(xiàn)出來。
因此,害羞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,也需要父母幫助他們事先做好額外的準備,去應付不同的場合。對父母來說,要想使害羞的孩子不再蜷縮在他們的保護殼里,實在是一項艱難的工作。如果父母急于求成,硬逼著孩子參與到小伙伴當中去,那么他就會變得更加抵觸,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了。由此看來,父母對待孩子害羞個性的態(tài)度和做法尤為重要了。
5種方法幫助孩子擺脫羞怯的困擾。
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幼兒園。害羞的孩子在他感覺良好的環(huán)境中會大放異彩的,所以選擇一個好幼兒園很重要。好幼兒園的必備條件就是,在每個班級里,教師和孩子的人數(shù)比例不超過1:7。另外,在孩子去幼兒園之前,父母需要提前幾天先帶孩子到幼兒園認識一下新環(huán)境,使孩子能夠見到他的老師,熟悉幼兒園里的建筑。有必要讓老師了解你的孩子是一個害羞的孩子,和老師商量一下怎樣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更好、更快地適應新環(huán)境。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后,還要經(jīng)常和老師保持緊密的聯(lián)系,這樣父母就能及時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及時解決問題。
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做準備。無論在哪一種場合里,如果你的孩子事先已經(jīng)有了心理準備,知道事情將如何進展,那么他內(nèi)心的焦慮就會有所減退。4歲的婷婷也是一個害羞的女孩,她的媽媽總是留給她幾天或幾個星期的時間做準備,去迎接新事物:“如果我必須帶婷婷到醫(yī)院去治療她的蟲牙了,那么我會事先帶她到醫(yī)院看看,告訴她過一些天我們需要來這治療她的蟲牙。我發(fā)現(xiàn)提前幾天帶她來看看新環(huán)境還是大有好處的,等到治療那天,我感覺我女兒的情緒輕松多了。”
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。鼓勵你的孩子說出他內(nèi)心的恐懼和不安,然后要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,你可以對他說:“我知道,你害羞,你覺得自己很難和別人交往。”或者告訴他:“有時候我也會害羞。”父母完全沒有必要把重點放在想方設法消除孩子擔憂這方面。
讓孩子在家實踐一下。和你的孩子象做游戲一樣,讓他在家里體驗不同的場景,比如設想在幼兒園見到新伙伴,或者在公園有個小朋友想和他一起踢球等這些場合。讓孩子在游戲中變換角色,能夠使孩子體驗到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雙方的感受各是什么樣的。
幫助孩子改變悲觀的想法。孩子害羞膽怯的舉止,常常是因為他腦子里早已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思維模式了,他會想:“其他孩子是不會喜歡我的。”。因此,你要幫助你的孩子減少內(nèi)心的自我否定和批評,多給他一些正面的鼓勵和表揚,告訴他:“你和那個男孩玩得很好,相處得也很好。”